【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持股计划购买回购股份的价格为2.36元/股。持股计划存续期不超过36个月,标的股票分2期解锁,锁定期分别为12个月、24个月,均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计算。
有些东西,断了,也就断了。
就和玩游戏一样。我之前一直痴迷“和平精英”,后来卸载后两年没再安装上。虽然我现在又喜欢上了“王者荣耀”,但当我打到最强王者之后,也准备“断”掉了。
习惯容易形成,其实也容易改掉,就看你自己是否能够坚持。
说回“家居”,
这一期专题可以直接引申到“电视机”上。因为自从我“断舍离”电视机之后,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忽然发现,原来曾经的“客厅标配”,也能被断掉。
而细究起来,我也越来越明白:为何电视机的开机率越来越低了。(《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交互新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电视开机率由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2年的不足30%)
1、被手机、平板完全取代
都说连老年人也不看电视了,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人手一个手机的时代早就已经到来。而发展到现在,“手机”、“平板”这些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渗透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而且不分年龄。不管你是小孩子、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图示为网友给长辈买的手机
以前的时候,信息互通只能依靠电视机、报纸、广播等这些传统媒介,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基本是离不开电视机的。
况且电视机带来的是“视听信号”,能够有直观的视觉体验。所以觉得“精彩”、“吸引人”。(哪怕是黑白彩电,依旧让人看后停不下来)
而当移动互联网来临之后,
手机浏览器、社交软件、影音软件开始普及,曾经在电视上看的天气预报、新闻、电视剧等等,全部都能够在巴掌大的手机上完成。
这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
图示为早期的手机上网页面
图示为现在的手机APP应用(影音系列)
既能把一些东西都“揣进兜里”,又能“随时随地”观看,也正因为手机终端的一步步进化,让“大屏电视”逐渐跌落神坛。
而这也是电视机开机率逐渐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电视机广告太多
你可能无法想象,我们要想看到中意的节目,中间可能至少观看2-3次广告。
第一次是“开机广告”。如今市场上的大多数品牌的电视机,开机都有广告。有的电视机开机广告甚至长达130秒(网友吐槽某电视机),不得不让人抓耳挠腮。
厂家:你可以开通会员,这样就没有广告了哦!
网友:想钱想疯了?
第二次是“影音软件广告”。如下图所示:
更可气的是,影音软件的广告,居然还有2次……(以某影视APP为例)
第三次广告,则是电视节目开始之前的广告。俗称“剧前广告”。
按照以上这个广告设置的频率,我们要想看正片,基本上都要观看至少1-2分钟的广告,除非你开通会员或者是根据“指示”频繁操控遥控器。(这个体验就非常不人性化了)
3、收费乱象
其实在很长时间以前,央视就报道过电视的“收费乱象”。
然而,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电视机的收费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大影视应用上。免除广告要会员,追剧也要会员,甚至还需要高端会员。
更扎心的是,“手机、平板、电视”,三端的会员还不同步。
导致不少人在手机APP上开通会员后,电视机登录后依旧不能观看,还得开通“SVIP”。
如今市场上的影视平台,都是“买断制”,一款好的电视剧,一般只在一个平台“独家播放”。这个时候扎心的问题就出来了。
网友@爱家的月:
我本来开了爱奇艺,一个月好几十出去了。结果我又看上了一个剧,在腾讯才播放。我又得花钱。想想都心累啊。哪能这么玩!
网友@homieV:
我真的谢!我算了算,去年一年,我光在各种会员上就花了一两千了……今年我打算断舍离了,就买一家的会员。不然真的撑不下去啊。
除了各大影视APP之外,其实就连有线电视,现在也玩起了套路。
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有线电视的费用一年就300元。有些频道仍然是不能观看的,还需要另加钱。
“难怪我爸说啥也不看电视了,他嫌贵啊,我说不差钱给你续费,他老人家硬是不让我交了”,网友@南栀这样吐槽道。
4、节目质量越来越不如人意
要说为啥很多人不愿意打开电视机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节目水准真的越来越差了!
以前的时候,即便是黑白电视机,一遇到阴雨天气,电视机还会有“雪花”,但是依旧挡不住看电视的热情。归根结底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节目质量是真的高。
反观如今的电视剧,甚至一两年也出不来一部精品。而且就连综艺节目,“掺假”也成了普遍现象。
试问这样的电视机,开机有什么价值?难道真的就成了“装饰品”吗?
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说到底,这样的结果,不是消费者不买账,是电视机的“底子”烂掉了。
(换句话说,厂家们无论再怎么鼓吹画质、参数,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